最迷小姜那两年,想过给他每个角色都做一个MV,当然只是随便想想。 认真想过的,是做一个古装合集、一个时装合集、一个狄姜合集,如果还有灵感和余力,再做其他的。 当然,我所计划的这些合集,都是针对邵氏时代的小姜而言。 古装合集和时装合集的歌选好了,只是出于某些原因,时装合集一直没动工。 08射雕播出时,我很喜欢主题曲《英雄寞》,大约很久没听过这么热血沸腾的音乐了。 等谁那沸腾的魂魄,如让山水为之褪色,来拯救这天涯萧索。是谁恩怨情愁演活,心上牵挂无暇抖落,只为世事杀出传说。 头一句“沸腾的魂魄”,我直觉想到的就是张彻老爷子。 印象中,始终难以把他和文采斐然的才子形象联系上,总觉得他就该是位穿越的侠客。 不是现代武侠小说里儿女情长的那种,而是古话本里,虬髯客、燕赵豪侠那种。 一直固执地认为,只有他才拍出了古代侠士轻生死、重然诺,一腔孤勇、慷慨悲壮的气质。 就像他独爱《界牌关》的盘肠大战一样。 生当热血激昂,死当淋漓酣畅。 少年意气,侠客本色,但求本心,不问祸福。 他拍出的武侠片,总是像黑白老电影,因为男主角身上,除了黑衣就是白衣,白的纯粹,黑的鲜明,没有第三种颜色。 黑白分明的衣服,黑白分明的眼,黑白分明的是非观,没有半点妥协余地。 黑白的剧烈碰撞下,男主角总是死在最后的决斗里。 因为黑白分明的少年,注定在现实世界里头破血流。 与其在一次次失败中妥协认命,褪掉这身锐气,倒不如以满腔热血,泼洒出一片绚烂耀目的鲜红。 纵死犹闻侠骨香,人不激昂枉少年,是老爷子一辈子的执着无悔。 而将这种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的,张家班那么多男演员里,大约只有王羽和小姜两人而已。 小姜邵氏时代的作品,我只喜欢1969-1973年拍的那些。 1973年其实算是惯性延续,除了《刺马》和《叛逆》,并没有太优秀的作品。 真正最美好出色的是1969-1972年这三年。 1974年后,偶尔有几个角色不错,但整体质量和1973年前没得比。 个人最喜欢的是《保镖》、《新独臂刀》、《十三太保》和《刺马》。 骆逸的文秀骄傲、落落寡欢,雷力的孤苦挣扎、冷峻彷徨,李存孝的骄娇磊落、飞扬跳脱,张汶祥永远孩子气的懒洋洋的浅笑。 配戏的当然是万年不变的狄龙大伯。 因为颜色单一、发型差不多,做完这首MV后,我给残阳看,残阳问我:不是说合集吗?怎么只有两三个角色? 我给她解释,一共选了9部电影,她看来看去不相信:哪有这么多? 我只好逐一数给她看:1969年《游侠儿》,游侠儿;1969年《保镖》,骆逸;1970年《十三太保》,李存孝;1971年《新独臂刀》,雷力;1972年《水浒传》,燕青;1972年《群英会》,十一郎;1973年《刺马》,张汶祥;1973年《大海盗》,胡义;1975年《荡寇志》,燕青。 其实还有一些喜欢的角色,但配完歌词发现没指标了,剪几个片段做间奏凑数也没意思。 还有一个原因,是小姜1975年之后,开始成熟温润了,身上那股少年凌厉彪悍之气逐渐褪去。 而这样的气质,显然不符合我这个合集的主题。 在这个合集里,我还是想留住那个刀锋般瘦削锋利的少年。